第144章 转变(加更)_当炮灰原配沉迷搞钱
笔趣阁 > 当炮灰原配沉迷搞钱 > 第144章 转变(加更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44章 转变(加更)

  魏小河的事情爆出,直接挤掉魏小山落网的消息,成了草沟村的头条八卦。

  “听说没?小山之前不肯认罪,说自己只是帮忙走镖,没害过人,所以县太爷一开始才判的他流放。谁知,他弟弟这次偷鸡不成蚀把米,想去那个还没被县太爷查抄的窝点弄点钱财花花,结果就把他做过的事都给暴露了,还帮县太爷多抓了好几个逃窜的黑风寨匪徒叻!”

  “这可真是应了那句‘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’,魏老二的三个儿子都不是什么好东西,上梁不正下梁歪唷。对了,听说那窝点的大树下埋了好几口大箱子,里面都是金银财宝,随便一点点都够咱们吃喝半辈子了。这不,那些钱都充公了,县太爷还夸了咱铁柱是义勇之士,给铁柱家发了十两银子做慰问呢。”

  “嗨,这些都是不义之财,上面沾了血的,有什么好羡慕?人铁柱遭了大罪,血流得哗哗的,脑袋都被磕破了,现在还秃着半边头。大夫说,气血双亏,得调养一年半载才能干重活。我还听说,铁柱本来说好的亲事吹了,人姑娘家怕他腰那里伤了,今后影响子嗣呢。你说,给你十两银子捅三刀,你乐意不?”

  “哎哟,那还是别了,就让我穷着吧,这银子可不好拿,不然我婆娘还不得锤死我~”

  随着八卦之火熊熊燃烧,温氏也成了全村公认的最可怜女人,就连冯婶这种碎嘴的都不好意思说她闲话了。

  倒不是冯婶大发善心,看着温氏脸色白得像鬼,怕说重了把她气死,而是因为,现在的温氏似乎和过去有些不一样了,看人的眼神也不再是怯弱麻木的,而是变得冷漠坚硬,隐隐有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势。刚好,冯婶又是个欺软怕硬的主儿。

  王氏是最早发现她在改变的人,但,让众人都正式意识到这点的却是她下的一个古怪决定!

  温氏这么宠溺儿子、没有主张的人,居然把魏小湖送去城里一家棺材铺做学徒!

  最古怪的是,事前她谁都没说,就连魏小湖本人也不知道,直接雷厉风行把契约都给签了,然后找了个进城赶集的结果,把人骗过去了。

  据跟棺材铺隔壁寿衣店老板是拐弯亲戚的村人说,当时魏小湖气坏了,大骂温氏贱人,说温氏要害他,又叫嚣着说等他爹回来就休妻。温氏听着没什么反应,直接走人。然后魏小湖就吓哭了,温氏也没回头。还说魏小湖的学徒生涯极惨,起得比鸡早,睡得比狗晚,吃得比鸽子还少,干得比牛还多,时不时还因为偷懒被木工师傅们打骂。

  李絮终于意识到不对劲。

  她绞尽脑汁回忆了半天,却死活想不起书里是否提到过温氏此人。

  魏广德倒是出现过,不过戏份很少,在魏渠高中前他就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背景板二叔,侄子当官后存在感强一点,在乡下仗势欺人为非作歹,逼人家用良田换自家的下等田,逗弄大姑娘小媳妇,赌钱不还且嚷嚷着说侄子是大官,诸如此类。

  魏小山三兄弟也没啥存在感,不过他们没名字,就是个以堂兄弟之名在魏家人口中、出现了几次的背景板而已。大抵跟他们爹是一样的货色,都是给初入官场的魏渠添麻烦的,也是给后者展现自己前期略显稚嫩的手腕的工具人。

  为什么书里没提到过温氏呢?是因为她不够奇葩,没给魏渠添麻烦,所以没必要提吗?好像也没这个道理。就连苗氏都露过一回脸,是魏渠中举时家里宴客,苗氏这个堂嫂主动跑来帮忙了。

  插句题外话,书里没了李絮这个变数,苗氏应该是没跟魏小山和离,还生了个儿子。不过,因几年后魏广德父子几个闹腾得太厉害,给魏渠惹了不少麻烦,后者直接下狠手把人给整治了,那之后也不知苗氏有没有回娘家再嫁。

  魏渠具体用了啥手段没说,只有只言片语提及,就说以后不用担心老家那边的族人作妖了,而魏广德这个二叔一家后面基本上就再也没出现过。

  一开始李絮还在想魏渠会用什么手段呢,经过这些事,答案也水落石出了,无非就是魏小山跟杨家那堆把柄罢了。再者,时间后移几年,魏小山肯定更深入地掺和进杨家的黑色产业链里,魏小河也长大成人,八成也被拉了进去。所以,魏渠一出手,这兄弟三个至少折了俩,不乖驯都奇了。现在魏小山、魏小河两兄弟提前被抓,魏小湖又被扔去当学徒,温氏家里就剩她一人,李絮走动起来就毫无心理压力,每天忙前忙后替王氏给她送东西,同时暗暗观察温氏的一举一动。

  突然间,她灵光一闪。

  按照原书的时间线,魏渠中举已经是三年后了,该不会温氏在期间挂掉了?不然,这么大的喜事她怎么会不出面呢,哪怕生病卧床,总也能露个脸吧?

  以原主的记忆来看,温氏在婆家二十年虽过得不顺心,日夜操劳,还要时不时被魏广德锤两拳,但身子并不算很弱,也很少听说她生病,不然早被磋磨死了。如果真像李絮猜的那样,温氏是这三年间去世,估计是出了什么糟心的变故。

  比如说,被魏广德那几父子失手打死了,或是出了什么事被气死了,又或者是纯属意外,跟书里魏广仁的不幸遭遇一样。

  李絮心里模模糊糊猜到了什么,不敢确定,只能默默留心。就她私心来说,这样的温氏才真的像个人,以前那个就是一具行尸走肉罢了。

  包括王氏在内的村里人都觉得,温氏怕是连失二子,遭受太大打击,所以性情大变了。

  王氏格外赞成她把小儿子扔去做学徒的决定,要说魏小湖那小子就是被惯坏了,明明只比魏寅小一岁,可后者都知道学手艺给家里分担了,还揽了过半地里活计到自己身上,魏小湖却只一味地贪吃贪玩,跟着附近乡里的几个混账小子四处抓鸟捞鱼,正经事一点不干。

  棺材铺可不是什么好去处,阴森森的,没准能把那小子吓住。再者,木工师傅们都有一把子好力气,镇压个半大小子不在话下。

  魏小湖要是能学乖,老老实实学点手艺,将来靠着这个怎么也饿不死。毕竟,人终有一死,谁死了都要买棺材的。

  不过,若说温氏性情大变,其实也算不上。她每天做的事还是一样的,清早起床做家务,地里有活就下地,到了点就来大伯子家报道洗猪下水,午后就在自家埋头做绣活,也不怎么跟村里妇人调笑。

  她本来就有些沉默寡言,不爱笑,面相愁苦,现在只是变得更沉默了,心肠也变硬了,不那么爱哭了而已。

  对王氏这个性情刚强的女人来说,温氏这样的转变真是再好不过了。至于她怎么想开的,她才懒得去探究呢。

  过得数日,县衙里有了判决,魏小山、金钩子二人作恶多端,手上人命不止一条,被判死刑。也不必等到明年秋后,判完直接拉去刑场砍了。

  魏小河作为从犯倒是死罪可免,但活罪难逃。本来该判流放的,又因他大哥刚有过流放路上杀官差逃跑的前科,孟知县索性也不让他流放了,直接判了个充军。

  充军跟流放相似,都是打发罪犯去做苦力的,只是前者是扔到边关,后者则是扔到矿场采石场之类的地方。最大的不同是,充军路上守卫森严,基本上杜绝了逃跑的可能性。且充军是去军前效力,虽然只是罪籍苦力,但若老老实实干,运气好的话,保不准哪天立个功就能脱籍,编入正式军户,将来还能混点军功。

  不过,就魏小河那个混不吝,李絮觉得,他能保住一条命恢复自由身就是祖坟冒青烟了,军功就别指望了。

  消息一出,村里人不免要去安慰温氏,就连受害者家属铁柱他娘都提了点东西过来探温氏,让她放宽心,将来没准还能享着小儿子的福,云云。

  温氏一一谢过众人,对铁柱他娘的态度格外尊重,从头到尾都没哭,甚至连给杀头、充军的两个儿子送最后一顿饭都无比淡定,这就足够让众人再次刮目相看的了。

  经此一役,李絮也基本确认,温氏应该是真的改了过去动不动就哭的懦弱作风,只是不知将来魏广德回来后会不会又打回原形。

  好不容易看着个标准的三从四德怨妇重获新生,李絮可不乐意看到那种场景,所以,她给王氏送上一份新的创业计划书。

  “舅母,您看我这个花样画得如何?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tu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tu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