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4章 万烛节_当炮灰原配沉迷搞钱
笔趣阁 > 当炮灰原配沉迷搞钱 > 第664章 万烛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64章 万烛节

  青川的刺杀一事传回敖县时,敖县一年一度的万烛节才刚刚拉开序幕。

  万烛节是海西府一带特有的传统节日,算是佛家节日之一,从四月十六到十八这三天都是节。

  节日期间,不论贫富,家家户户都会点燃家中所有烛火,彻夜通明,以此纪念某一位舍身成仁的古佛,说是引其魂魄往生什么的,主要是通过这一举动祈福。

  有点像李絮前世老家的风俗,大年三十晚上不能关灯,什么赶跑穷鬼年兽啦,祈求长寿顺利之类的。

  前段时间李絮养病期间闲着无聊,为了让小莲腾出手多帮她在外跑生意,就把兰姑的女儿大妮儿调到身边侍候。后者也是个嘴皮子快的,叽叽咕咕什么都跟她说,活像只小百灵鸟。

  这万烛节的事就是大妮儿跟她说的。

  正好,近来敖县被围得水泄不通,城中百姓惶惶不安,靠出城做工维持生计的部分人更是断了收入来源,李絮算算时间还算宽裕,就没放过这个难得的商机,又给自己在敖县的产业添了一笔新收入。

  她在城南杂货铺里卖起了灯油等物,而且是花样百出地卖。

  时下蜡烛还是个奢侈品,最便宜的也要二十文一根,差不多是扛大包一天的价格,寻常人家自然是用不起的,平时大家都点更廉价、但照明效果差一些的油灯,也就红白喜事上用的多点。

  有钱点的人家自然不会吝啬这点小钱,甚至还有富人舍得花数百文在一根蜡烛上,够平民百姓吃上好些天了。

  万烛节的烛并不强求要用蜡烛,大部分过节的百姓都是用的油灯,但,饶是这样,白白点上三个晚上,人们还是不大舍得的。可他们对这节日又挺执着,听大妮说,为了这三天,很多人宁愿四月其他日子晚上摸黑行动,或是天一黑就睡觉。

  李絮就捣鼓了个省油灯盏出来。

  原理很简单,其实就是在原本的灯盏基础上加一层中空的空间,通过一个小口往里注水,灯芯和灯油在上方,水在下方,通过控制灯盏内温度达到省油目的。

  这法子却不是她自己知道的,而是后来认识了玄青才听她说的,只是那时她已经脱了贫,夜里用的油灯换成了普通蜡烛,也懒得这么斤斤计较。倒是抠门惯了的王氏还挺喜欢这法子,她就直接把灯盏放到装了清水的大碗里,能省一点是一点。

  后来有了自己的窑,却也没顾上捣鼓这个,主要是利润不高,愿意买这个的都是普通穷苦百姓,价格就不可能定高。尤其是在富庶的甘泉县待久了,更体会不到点不起灯的苦楚,如今到了入夜不久就黑乎乎一片的敖县,她才记起把这事提上日程。

  正好赵八达入手了个不大的瓷窑,工匠手艺一般,敖县的土质也出不了多精品的瓷,过去主要就烧些普通粗瓷,客户群是广大普通百姓。窑在城郊,人手材料都齐备,只是因为孙家倒台一系列的事,现阶段没生意可做,格外清闲。

  李絮给那边下订单,紧赶慢赶烧了一千只省油灯盏出来。

  灯盏品相一般,若给富贵人家来看怕是要嫌粗陋,但普通百姓不会嫌,还会因为它卖得便宜开开心心来买。

  赶在万烛节前夕,这批省油灯盏正式投入市场,配合以李絮管用的宣传组合拳,“没见过世面”的敖县百姓立刻就被吸引了。

  只要一根普通蜡烛的价钱,就能买到一只省油灯盏,每天晚上省下一点点,不到半年就能回本,这么划算的买卖,谁不愿意干呢?

  这回李絮还玩了招特别的,她让人弄了个省油灯盏和普通灯盏固定在杂货铺门口,在路人们的见证下加入同样多的灯油,不间断地点着,不到一天,胜负便已分出。普通人家抢购省油灯盏时,李絮还为敖县所剩无几的有钱人推出了不同颜色、香味、造型的新奇蜡烛。

  时下的蜡烛无非就红白两种,红色也是染色而成,分明市面上的染料缤纷多彩,李絮就没想明白为啥没人制作其他彩色蜡烛,大约是受了思维限制。

  她也没敢做得太出格,选的都是些清淡的颜色,什么粉红、淡蓝、浅黄、粉紫之类的,总之看着就活泼明媚。香味可选余地就多了,各种花香草木香,花油作坊还友情提供了几瓶子橙花精油、橘皮精油等。造型以各种花为主,尤其是符合万烛节主题的圣洁莲花造型。

  一整套组合拳下来,敖县那几个大户差点看傻,感觉自己就是个土老帽。

  孙继芳倒台了,原本侵占的那些产业大多查明来路、归还原主,其中部分来自广大普通百姓,部分则来自这批大户,他们过去算是割肉饲虎以暂时保命。

  如今手里资产多了,头顶上又换了个好说话的新青天过来,不必战战兢兢担心哪天官兵冲进来以各种名目抢钱,心情畅快,消费欲自然也就水涨船高。

  哪怕这些模样新奇精巧的蜡烛叫卖到一二百文,他们依旧买得很痛快,甚至还有人批量订购,打着准备运到其他地方卖的主意。

  普通百姓买不起贵价漂亮的蜡烛,但四月十五当天在寺庙里举办的供奉活动很多人都去了,也亲眼瞧见了那等美不胜收的动人景象,回到家用新灯盏点上灯油,想想一晚上省了多少油,心里勉强平衡些。

  如此,一整个万烛节下来,光靠新式蜡烛和省油灯盏这两样产品,李絮又给自己赚了一小笔,期间还提供了七八个负责重新熔铸蜡烛的工人新岗位,有钱没钱的都开心,算得上是皆大欢喜。

  梅氏虽然没参与其中,但对外头大街小巷上出现的有关议论也是了如指掌,她自己甚至还买了一匣子新式蜡烛回来把玩。

  她不由得感慨李絮脑子灵活,连小小的灯油都被她玩出了花儿来,赚钱的同时予人差事,还借万烛节之机将气氛炒热,前阵子萦绕在敖县上空的阴霾也跟着散去,可谓是一举多得,她那小小果脯作坊实在是拍马不及。

  梅嬷嬷就肃着脸进来:“徐大传信,钦差一行在青川遇袭,死伤数十人,说是上岸劫掠的海盗。”

  “荒谬!海盗上岸,也不至于跑到青川去!又是那些魑魅魍魉……”

  梅氏皱了皱眉,“罢了,阿能可有受伤?”

  “小侯爷无碍,说是当晚还手刃十余贼寇,顺利救出关键钦犯,没让那些人顺利灭口。”

  “那就好。县衙那边可有收到消息?你去走一趟,让魏知县有些心理准备。”

  “老奴省得。”

  梅嬷嬷走远了,梅氏才缓缓吐出口浊气,按了按砰砰乱跳的心口。

  这场刺杀来得突然,但对少数看得通透的人来说,其实并不意外。

  梅氏早有预料,故而,她把徐大等人拨到李能身边护着他,以防万一,果然,真的出了事。

  虽然传回来的口信里李能安然无恙,但她心里始终不大安稳。

  思来想去,她决定明天去趟寺庙,正好凑凑热闹,看看敖县的万烛节活动,顺带上香,为两个孩子祈福。

  只是,她怎么都没想到,翌日一早,本该老实在家养腿伤的李絮居然也出现在了拥挤的寺庙中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tu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tu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