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1章 剿匪_当炮灰原配沉迷搞钱
笔趣阁 > 当炮灰原配沉迷搞钱 > 第641章 剿匪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41章 剿匪

  敖县百姓只紧张了两日不到,县衙就放出消息让众人安心。

  城外那些官兵是打着剿匪名义来的,明面上说的是敖县一带的山匪,实际上针对的却是身份不明、甚至人数也不明的疑似乱臣贼子。

  饶是如此,敖县上下气氛还是空前紧张。

  百姓们倒是愿意官兵真把躲在山里的贼匪给剿干净了,杏花村被抢掠的那事才过去没多久,谁也不想重现在自己身上。

  但,谁知道来的这些官兵剿匪时路过自家会不会闹出什么乱子,亦或是,山匪们被穷追猛打了会不会反过来对他们这些小老百姓下手?毕竟

 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。

  一时间,好些人大包小包跑到城里投奔亲戚,还有千方百计要在城里找个差事留下的,工钱减半都愿意。连李絮新置办的几间铺子、作坊都

  收到了不少类似的请求,让她颇为唏嘘。

  没办法,城里毕竟比城外有保障,外头各村镇即便已经迎来新成立的乡勇巡逻队,也各自挑了些青壮出来跟着练拳脚,对上有组织的山匪还

  是如鸡蛋碰石头。

  说起来,如果没有生那一场病,这会儿的她应该已经按计划回到甘泉了。

  头批的乡勇巡逻队已经出师,徐大等人的职责已经尽到,按约定可以脱身离开。但恰好赶上李絮病了,不方便赶路,徐大等人就主动表态要

  多教几天。现在李絮病好了,又来了这么件事,就更不好走了。

  敖县地理环境特殊,粗略来看就是,县城被一圈村庄包围着,外头又是一圈山峦围着,要出去必须得走山路,而且是大段大段的山路。

  调来的官兵驻扎在牛栏山,见天儿在城外各个山头跑,时而传回某某山疑似有山匪出没、某某山又有多少匪徒落网的消息,听着就觉得乱得

  很。

  虽然李絮知道实际上不是剿匪,但魏渠也劝她暂时别出城,可见外头确实不平静,这种时候自然不能给旁人添乱,还拿自己的安危冒险。

  因着这事,她的原材料收购工作也遇到了些许挫折。

  精油作坊这边倒还好,如今春夏之交,正是山花烂漫时,除了芦柑还有芍药、月季、鸢尾、槐花等,用来制作精油正合适。只是后者没有形

  成大规模种植,数量较少,不如前者多。

  先前她一声令下,不过两三日,就低价收回上百斤新鲜花瓣,其中芦柑花占了大半,整个作坊里都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,甜美舒适,闻着

  心神都为之舒缓,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外头的紧绷气氛。

  碍于工艺水平限制,李絮现在只能选择最简单粗暴的冷浸法,就是把清洗干净的鲜花瓣放橄榄油里泡着,密封瓶口,过上十天八天的,花瓣

  褪色了,里头的精华也被萃取到了橄榄油里,再将花瓣夹出,留下的带有淡淡花香的橄榄油便是基础版的鲜花精油了。

  百斤听起来不多,但用的既是冷浸法,对鲜花数量要求自然也不高。不像蒸馏、压榨等法子,一百斤鲜花怕是还榨不出半两精油。

  纸坊的工匠虽然还没到,但李絮已经未雨绸缪地让人提前准备好原材料了,尤其是竹子得提前搁在石灰池里浸泡处理,她就让管事在纸坊门

  口挂了个牌子,专门收购年份较新的青竹,也算是给敖县百姓添个新生计。

  现在外头风声紧,竟没人敢出城砍竹子了。倒是住在城郊村庄的几个家中贫困的还想坚持,却架不住离县城近的山头嫩竹已经被砍得差不多

  ,再要砍只能往更远处去,可那里基本上都守着官兵,一个个大马金刀的,看着好不吓人。普通小老百姓哪里敢靠近呢,只能是望洋兴叹。因官兵来剿匪前赵八达回了趟清溪,纸坊管事不敢擅专,还特地跑到精油作坊来回禀,生怕事情没办好惹了东家不快。

  不像杂货铺已经开始盈利了,这精油瞧着工序流程也不是很长,唯独他们纸坊启动最早,却还要等不知多久才能有进项。同样领着工钱,却

  没法给东家挣钱,难免心虚。

  李絮并不在意这个。

  纸坊本来就是长期投资,意义跟其他铺子不同,她还没急功近利到这种地步。

  “无妨,左右不过耽搁个把月,这纸造起来可不是三五天的事。只要中秋前制出第一批成品纸张便好,可以的话,入冬前争取把竹纸也做出

  来。”

  时下造纸周期约三个月到半年不等,区别在于工艺水平高低、成品精细程度等方面。现在距离中秋还有四个多月,按另一位赵管事的说法,

  工匠不日就到,前期准备工作又做了不少,李絮给出的时间不算紧迫。

  管事这才松了口气。

  只是,这口气还是松得早了些。

  前脚刚从精油作坊这边离开,后脚回到纸坊没一会就听到了个坏消息,说是经常来卖竹子的城郊那家人出事了,为了砍竹子走远路,还绕开

  了官兵驻守的地方,结果没能回来,家人后来去找,才发现人死在了半道上,尸身旁还滚落了一地的带血青竹。

  虽说收购竹子是你情我愿的生意,这两天李絮还让人把收购的牌子收了进去没摆出来,那家人出事也不能怪纸坊,只能说是穷和倒霉凑一块

  了,造化弄人。

  但,这件事的发生还是给新成立不久、刚从白骨案中走出的纸坊又蒙上一层淡淡血色阴霾。

  城里的人还不至于指责纸坊草菅人命,只是,言语间提及纸坊难免会伴随着一些不吉利的揣度,闹得沸沸扬扬。

  纸坊的人听到了大都会出言辩解,却有两个雇工是奇葩,反其道而行之,说起那些神叨叨的话比三姑六婆还积极,大抵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,让听众都追捧自己,却没想过这样会让传言变得更惊悚可怖,对纸坊的名声不好。

  管事很不高兴,一气之下就把这两个蠢货解雇了,见到李絮时还有些自责:“都是属下识人不清,没看出林子他们俩生得人高马大,竟都是人云亦云的碎嘴婆子。”

  有意思的是,他们俩还不是那日负责清理池塘、打捞的几人之一。那几人理应心理阴影更重些,也不知是不是拿了李絮大红包的缘故,每日

  过来上工倒是一如既往积极。

  李絮对此也很无奈,暗地里没少嘀咕那俩人自讨苦吃。

  不是她自大,觉得敖城纸坊一定能造出什么无与伦比、举世无双的好纸。然,就算不成,有贺家的帮衬,这个纸坊也能撑起不少人的生计,将来说不定还能发展壮大,成为敖县的支柱产业呢。

  为着这种市井传言就丢了到手的差事,今后可没有这种好机会给他们。

  “清者自清,再过一阵子也就没人记得这些事了,你们只管做好差事。只是,今后若要扩招人手,记得别选这种。”李絮道。

  见她镇定自若,提及扩招人手时自信满满,管事本来有些萎靡的精神也抖擞起来,应下后,心里便给那俩人上了黑名单,还幻想了一通以后

  纸坊家大业大了自己把那俩傻子拒之门外的景象,窃喜不已。

  跟因为伐竹意外身亡的倒霉蛋相比,这两人俨然无足轻重,只是个小小插曲,李絮也没上心,听过便罢,只是没想到,自己会因为那个叫林子的家伙遭遇一场飞来横祸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tu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tu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